服务热线: 18851607425
最专业的品牌服务,为您创造更高的价值

SCI论文全攻略之修回与退稿

犀牛云 2018-05-02
浏览次数: 212


一、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

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领域权威学者,杂志出版社经常征询编委意见,选择最佳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因此,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自己认为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如何对待杂志拒文,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第二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是因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这类文章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该文。有审稿人抱怨,个别中国作者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审稿并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当然地被拒绝。《宇宙物理学》(The,Astrophysical,Journal)的科学主编Thomas提出:“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志,这是很糟的错误。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是对时间和努力的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严重的损害。”影响因子不同的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常会发生。如何处理情况?最近某青年的论文被杂志拒绝,经反复讨论检验,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建议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并指出审稿人的错误,要求主编将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做必要改进,改寄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结果论文立即接受,并得到很好评价。另篇论文在某重要杂志经两年半才得以发表,主要原因是第一位审稿人对我国向量磁场测量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不同意发表。通过向权威同事请教和反复思考,我们确认所进行的研究及所采用测量都充分准确可靠;作者花了近两年时间与审稿人讨论,不但论文得以发表,还与审稿者和主编建立了良好关系,论文发表后得到良好的国际引述。

二、投稿后若干事宜:

(1) 稿件追踪(follow-up correspondence)。如果投稿2周仍无任何有关稿件收到的信息,也可打电话、发e-mail或写信给编辑部核实稿件是否收到。

(2) 稿件退修(revised manuscript)。几乎所有的经审查学术水平达到出版要求的自由来稿,在发表前都需要退给作者修改其表述及编辑格式,如压缩文章篇幅、重新设计表格、改善插图质量、限制不规则缩写词使用等。然而退给作者修改的稿件并不代表文章已经被接受,文章最终接受与否取决于作者对文章关键性重要内容和表述方式的修改能否达到审稿专家及编辑的要求。

通常退给作者修改的材料包括原稿、审稿专家意见、(reviewers' comments)和一封编辑的信(covering letter)。当作者收倒退修稿后,首先应该仔细地阅读退修信(modify letter)和审稿专家意见。然后应考虑能否或愿意接受审稿专家或编辑的意见,修改稿件。

   (3) 如何处理稿件修回?从主编回信和审稿人(reviewer)修回意见可看出文章录用的可能性。主编的回信会特别提到你文章的科学先进性(scientific priority);    审稿人对文章总的评价中会提到对文章是否感兴趣(interesting)等;修回不要仓促,反复阅读、理解审稿人的问题。对每位审稿人提出的意见要逐条回答(response to reviewer1,2,3);对修回稿中已修改的地方要具体标明(page, lines);给主编回信,感谢给文稿提出的修改意见,并指出按修改建议已作的修改,未作修改的地方要说明理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7813


  • 相关资讯 More
  • 点击次数: 8
    2025 - 08 - 13
    雾是秋冬季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也是科技论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个词汇。在中国,按照能见度标准,雾常被分为5个等级(按GB/T 27964-2011划分),分别为轻雾、大雾、浓雾、强浓雾、特强浓雾。但是,国标里面并没有给出他们对应的英文词汇,因而在中国学者的论文中,对各个等级雾的英文词汇的使用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现象。此外,由于国内国外对雾的等级划分的标准不一致(美国分类更少,阈值也不同),导致外籍审稿人常被中国学者的各种fog搞迷糊。小编在这么多年的稿件润色过程中,发现关于强浓雾就出现了近10种表达。就比如,出现最为频繁的strong dense fog,包括我们自己、甚至不少已发表的文章也是这么用的。中国人乍一看没啥,老外一看就懵。仔细一想,这个strong是修饰fog,还是dense? 怎样都不合适了。经过小编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和自己的润色审稿经验,给出了雾的各个等级对应的英文,如下表。建议大家以后规范使用,让国外的审稿专家不再困惑。实际写文章过程中,可以在资料方法里,就把各级雾的能见度标准和对应的英文交代清楚,这样读者就清楚明白你的意思了。关于降水的各个等级的英文表达,估计不少作者也有困惑,咱们后续更新。各个等级的雾的英文(中国,按GB/T 27964-2011划分)雾的等级Grade of fog能见度(m)轻雾light fog1000≤V10000大雾heavy fog500≤V1000浓雾dense fog200≤V500强浓雾very dense fog(sever dense fog)50≤V200特强浓雾estremely dense fog V50
  • 点击次数: 2
    2025 - 06 - 23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给气象科技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包括雷达图像识别、决策服务材料撰写、预报大模型等等。接着上一期AI写作的话题,这一期小编结合多年来给作者们翻译和润色稿件的经历探讨使用机器翻译或AI翻译进行气象论文翻译的问题。   1.什么是机器翻译,什么是AI翻译?    机器翻译是基于计算机程序自动将一种自然语言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机器翻译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技术基础分别是规则方法、统计方法、深度学习。根据技术原理可分为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RBMT)、统计机器翻译(SMT)和神经机器翻译(NMT)三种主要类型。RBMT和SMT就是传统的机器翻译,NMT也就是常说的AI翻译。换句话说,AI翻译就是最新阶段的机器翻译。2.常见的机器翻译工具有哪些?机器翻译的优缺点?国内常用的机器翻译工具有google翻译、DeepL、百度翻译、腾讯翻译君、智能翻译官等等;此外,Deepseek和Chatgpt等大模型也集成了语言翻译功能(其原理和NMT类似)。这些机器翻译工具目前基本更新到了第三代,以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为主要技术基础,也就是AI翻译的阶段。评价机器翻译质量的好坏,一个最直接的标准,就是看它有多接近人工翻译。AI翻译、SMT、RBMT,机器翻译一代比一代进步,翻译质量逐步向人工翻译靠拢,并有很多自身的优点。例如,处理速度快,能够迅速完成大量文本的初步翻译工作;且成本低廉、费用低。AI翻译比前2代机器翻译具备更强的上下文理解能力,能够提供更准确、流畅的翻译结果。但三代的机器翻译仍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专业学术领域文章的翻译上。    缺点:(1)专业词汇误差大:山东的德州翻译为美国的德州;副高翻译为sub-high。(2)语境理解不足:常误解复杂句式、歧义或文化特定表达,错误断...
  • 点击次数: 8
    2025 - 06 - 23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给许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包括学术界。AI在科学论文的处理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但也伴随着较多的负面影响。今天小编结合平时给作者们翻译和润色稿件的经历,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AI辅助大气科学学术论文写作的利和弊。优点:(1)省时间、速度快:自动生成综述(Elicit)参考文献引用和排版(EndNote)(2)语句通顺,基本语法错误相对少(简单错误也存在,不可忽视)缺点:(1)缺乏创新性:无法提出新观点或挑战现有传统观点。(2)文字重复率高、涉嫌剽窃和抄袭(投稿大忌)(3)时间成本高:修正AI的错误比自己直接写更耗时耗精力。(4)引用不可靠:常生成虚假参考文献,必须手动核查。(5)无法帮作者完成试验、生成数据、生成原创的图表,更别说分析图表和数据了(6)逻辑漏洞:AI缺乏深层推理能力,最常见为因果混淆。(7)领域局限性:对前沿或高度专业化的研究领域(如气象领域),无法生成符合领域深度的内容。(8)数据隐私问题: 上传气象数据至AI平台可能导致数据泄露。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就目前AI在论文写作方面的应用能力来看,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其弊远大于利,应用需谨慎。可用之处:可借助AI或搜索引擎做内容检索或者查询专业词汇;可借助Endnote编辑参考文献;(其他的均不推荐、包括文献综述功能)。只有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训练,学术水平和语言水平都高于AI,可以鉴别AI产生的东西的好坏,让自己的文章尽量去AI化,那才能用好AI。用AI工具或其他语言工具来翻译和润色文章,同样存在很多利和弊,只能做适度参考,后续会更新更多作者的实际应用感受和示例。
  • 点击次数: 279
    2021 - 06 - 15
    气象论文中常见的缩略词缩略词(abbreviations)是我们论文写作中经常遇到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可发音的缩略词,称为acronym,例如ENSO;不可发音的缩略词,称为initialism,例如MCV。本期飓风讲堂整理了我们气象论文中常用的缩略词,供大家查询使用(见文后列表)。另外,关于缩略词的用法,还有几点细节需要关注:    1.  缩写,在摘要,正文,图题(包括表题),这三部分中,是单独计算的,即某一部分的第一次出现,要给出全称。而且,缩写需保持全文一致。期刊的要求是这样的:Abbreviations should be defined in parentheses the first time they appear in the abstract, main text, and in figure or table captions and used consistently thereafter.    2.  文章题目中,可以出现缩写,但这个缩写必须是公认的,没有歧义的。自创的缩写不要出现在文章题目中。例如:(1) Reliability of ENSO Dynamical Predictions (Tang et al. 2005)                     (2) Representation of Soil Moisture Feedbacks during Drought in NASA Unified WRF (NU-WRF)            &...
  • 点击次数: 491
    2019 - 09 - 04
    在我们写论文的过程中,是不是常常会遇到要用短横(-)的时候?遇到要用短横的时候,你是不是只会用“-”这个符号?实际上,SCI论文中常出现的短横有以下5种:连字符(Hyphen, “-”),连接号(En_dash,“–”),破折号(Em_dash,“—”),负号(Minus,“−”),代字号(Swung_dash,“~”)。下面讲下每个符号适用的场合以及如何在键盘上打出来。1.   连字符(Hyphen, “-”),键盘上“+”号前面那个符号。主要有两个用法: (1)    连接单词构成复合词。例如:super-cooled vapor,  non-Gaussian distribution (2)    分隔长串数字,如电话号码:0731-8102-29372.   连接号(En_dash,“–”),按住Alt键,然后依次按下小键盘上的数字键0150,再松开Alt键。En_dash的前后都不能有空格。常见用法主要有两个: (1)    连接两个数字,表示时间、日期、空间等的起止范围,相当于to。要求前后都不加空格。     例如:The westerly trough takes 3–6 days to get there.               Fig. 3 shows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MCSs in China in 2008–2018.MCVs in China mainly concentrate in 90–110 E and 30–40...
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研创园网易数字产业基地A幢705室
电话:18851607425
 
邮编:330520
会员服务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851607425
6

二维码管理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